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 国家发改委提醒防范人形机器人“扎堆”风险

2025/11/28 15:36:25 标签:中国传动网

2025年1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跨行”入局,这对鼓励创新来讲是一件好事,但也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扎堆”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

日前,贝恩公司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洞察》指出,未来5至1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到2035年全球年销量有望达600万台,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乐观情形下,销量或将超1000万台,市场规模达2600亿美元。

这股人形机器人热潮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技术进步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器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不断突破,使得人形机器人在感知、决策、执行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其次,市场需求日益旺盛。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人形机器人在医疗护理、家庭服务、教育娱乐、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解决人力资源短缺、提升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再者,政策支持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国家层面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加大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尽管前景广阔,但人形机器人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从技术层面看,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例如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精准操作以及情感交互等方面,距离真正达到人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成本方面,目前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及维护成本高昂,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难以大规模普及应用。

在11月26日上海举行的2025年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人才区域协调发展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当前AI和机器人技术仍差火候,机器人尚不能真正干活。人形机器人技术正迎来质变,未来几年有望实现大规模应用,真正进入千家万户,承担各类任务。他透露到,工业端机器人将先于家用场景落地。

总体而言,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站在技术突破与大规模应用爆发的关键节点。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为创新提供了沃土,但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以及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是行业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未来,唯有攻克核心技术、降低成本,才能使人形机器人真正走出实验室,融入千家万户与各行各业,担当起解决社会需求的重任。





供稿:智能制造网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7650

成员中心

《伺服与运动控制》

《伺服与运动控制》

创刊于2005年,秉承面向市场、面向科技、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集实用性、信息性、...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传动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的高端产经...

《直驱与传动》

《直驱与传动》

聚焦直驱产业,整合资源,为直驱企业与用户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