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发展智能医疗,让病患少跑腿

2018/11/8 13:15:09 标签:中国传动网

 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明确积极推进公立医院开展网络支付业务,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区域共享网络支付平台建设。乍看起来,医院开展网络支付仅是一件小事,但收费方式便捷化,能带动服务流程优化,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因此,业界普遍对公立医院开展网络支付业务叫好,认为此举击中就医“痛点”,是一件大事。

从收费方式改变入手,改变的不仅仅是服务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模式

长期以来,医院的收费方式只有现金、银行卡,在出门“只带手机不带钱包”的潮流中显得格格不入。人们长期吐槽的“三长一短”就医现象,其中一项就是排队交钱、来回交钱时间长。这与医院内部系统有关,医院结算系统对接医保、民政、财政、商保等多个部门或机构。网络支付的介入则需要对接更多部门,为确保资金安全和诊疗信息安全,医院、医保、网络支付平台、银行等各个部门之间结算需要明确的法律规范。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每天接诊量巨大,患者数量稳定,没有太强的动力来接入网络支付方便患者。很多网络支付平台虽然接入医院支付系统,但地方医保系统并没有接入,医院也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然而,从已开展网络支付的医院实践来看,网络支付具有撬动智能医疗的“杠杆效应”。比如现在有很多医院可以在微信、支付宝预约挂号,平台能自动帮助智能分诊,并预约分时段就诊,就诊时可在手机上进行检查单和处方药付费。最近,浙江杭州出现了一家“全流程刷脸就医”的医院,患者将手机绑定社保卡信息就可以在医院完成挂号、诊疗、自助结算、化验检查、取药等所有就医流程。事实证明,正是移动支付的接入,使得一些医院实现了在区域共享平台上绑定病历、健康档案、诊疗信息,这样患者就可以在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不用携带病历、检查化验结果,一些患者还能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进行居家监测、在线咨询等健康指导服务。

智能医疗让患者少了焦急等待,使导医多了安排的从容,令大夫更加专注于诊疗服务,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有鉴于此,今年4月,国办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对接整合,实现医疗保障数据与相关部门数据联通共享,逐步拓展在线支付功能”“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药品保障、医保结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等服务,得到政策鼓励。而要实现“互联网+医疗健康”,倒逼实体医院服务模式升级、转型,迈好移动支付这一步,至关重要。

从收费方式改变入手,改变的不仅仅是服务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即让群众少跑腿。展望未来,通过移动支付撬动,一步步拓展健康档案、病历、健康管理、医保报销等功能,就能将医疗服务从对疾病的诊疗、管理延伸到全病程。构建这种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现代化医院服务模式,正是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方向,必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供稿:网络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945

成员中心

《伺服与运动控制》

《伺服与运动控制》

创刊于2005年,秉承面向市场、面向科技、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集实用性、信息性、...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传动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的高端产经...

《直驱与传动》

《直驱与传动》

聚焦直驱产业,整合资源,为直驱企业与用户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