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成员动态

智算中心“冷”思考:风液融合如何破局AI散热困境?

2025/4/11 16:18:48 标签:中国传动网

工智能如火如荼:

预计到2030年,

全球将有50%以上的数据中心

转变为 AI智算中心 


AI“火热”可谓必然,智算中心却必须“冷静”——由于功率密度激增,相比传统数据中心,智算中心所产生的热量也在飙升,“制冷”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风液融合方案凭借其在能效、成本、部署灵活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正在成为本地推理智算中心的主流选择。


21.png


AI训练引发算力需求的指数级爆发,给传统数据中心带来了巨大变革压力,同时也将推动更多的AI推理在边缘端的部署。到2030年,AI推理消耗的算力预计将占到人工智能整体算力的50%左右。


随着本地推理智算中心的快速增长,其散热需求也在持续升级。一方面,机柜功率密度激增,在消耗更多电力的同时,产生的热量也在飙升,早已突破传统风冷散热效能的“天花板”;另一方面,受限于空间布局或改造成本等因素,大型液冷系统的部署也面临重重困难。


21.jpg


风液融合基于“高温部件液冷+其余部件风冷”的分级散热策略,能够更好地平衡能效、成本、空间利用率及系统可靠性等因素,尤其适合本地化部署的推理智算中心,如企业自建AI集群、边缘推理节点等。因此,随着单柜功耗的持续上升,风液融合将成为本地推理智算中心的主流选择。


23.png


风液融合散热技术作为当前高密度算力场景的优选方案,其创新深度仍存在巨大的探索空间。作为全球领先的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深度参与了全球众多顶级AI智算中心项目的建构,积累了广阔的经验,亦始终在向“深”求索。





施家推出了适配全AI场景的冷板式液冷CDU系列产品 ↓↓↓

涵盖房间级液-液CDU、行级液-液CDU、机架式风-液CDU以及行级风-液CDU等,配合机架式/行级/房间级空调系列产品,以灵活多样的风液融合解决方案,适配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24.png



轻量级单节点液冷服务器方案通过机架式风冷空调+机架式风-液CDU(10/20kW)的组合模式,采用4U紧凑设计,且无需额外部署液冷管路;


轻量级多节点液冷服务器方案则依托房间级精密空调+机架式/行级风-液CDU(50/100/140kW)组合模式,可实现一站式交付,同样无需额外部署液冷管路,在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本地快速部署,帮助客户一站式构建高效与持续可靠的AI智算中心。



25.png


此外,专为本地智算液冷场景设计的风液混合的高密IMDC一站式AI智算中心,则基于风液同源设计,通过同时部署机架式/行级冷冻水空调+机架式液-液CDU(50-400kW),在实现整柜+管路一站式交付的同时,还能完全复用客户原本所部署的一次侧和二次侧液冷管路,有效节约改造成本,提升改造效率。

26.png

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家依托上海研发中心与珠海工厂,在中国具备强大的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此外,施家在全球AI集群训练及边缘推理智算中心项目的咨询与落地中,积累了丰富的海外设计与交付经验,并致力于推动国际前沿技术在中国的落地应用,在高效部署的同时,完成高品质交付。



以国内某知名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为例

针对其2个150kW液冷IT机柜需适配高功率GPU人工智能训练的需求,施家采用靠近服务器侧的行级CDU方案,一站式搭配风冷行级空调和IMDC热通道封闭,在短短4周时间内,即已完成整个项目的高效优质交付。





在某AI算力公司的边缘液冷智算集群项目中


施家为客户定制了100kW机架式CDU+垂直供液单元Maniford+重载液冷机柜的方案,采用单柜80kW负载的可扩展设计,匹配客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后期最大可扩展至8个机柜800kW,同样仅用4周时间即完成设计和交付,并实现开箱即用。



未来,随着AI推理场景的进一步下沉和边缘计算的普及,风液融合技术将得到更广阔的应用。凭借全球化的技术积淀与本土化的落地能力,施家也将继续持续推动智算中心在效能与可靠性的平衡中行稳致远。



供稿:施耐德电气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6180

成员中心

《伺服与运动控制》

《伺服与运动控制》

创刊于2005年,秉承面向市场、面向科技、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集实用性、信息性、...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传动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的高端产经...

《直驱与传动》

《直驱与传动》

聚焦直驱产业,整合资源,为直驱企业与用户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