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欧洲斥巨资建AI超级工厂将面临缺电少芯窘境

2025/3/17 15:32:15 标签:中国传动网

3月11日,据路透社报道,作为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美国和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正在筹集200亿美元(约合1452亿元人民币)资金,用于建设四座“AI超级工厂”。然而,一些行业专家对建设这些工厂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这些大型公共可用数据中心计划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上月公布,但面临多重挑战,从获取芯片、寻找合适的选址到电力供应。

“即使我们在欧洲建造这样一个大型计算工厂,并在该基础设施上训练一个模型,一旦模型准备就绪,我们该如何用它?”经济智库Bruegel高级研究员伯廷·马滕斯(Bertin Martens)表示。

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欧洲希望像法国创业公司Mistral这样新本土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利用这些AI工厂来创建符合欧盟AI安全和数据保护规则的AI模型。Mistral获得了英伟达的投资。

但是,如果没有像谷歌、亚马逊这样的大型欧洲云服务企业,或者像ChatGPT开发商OpenAI这样拥有数以百万计付费客户的公司,如此大规模的建设硬件基础设施是一项存在风险的投资。

缺电少芯

数据中心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的凯文·雷斯特维托(Kevin Restivo)表示,这些AI超级工厂将面临与欧洲私人项目相同的问题:难以获得英伟达芯片,缺乏满足大规模运算所需的电力供应。

在美国前总统拜登执政期间,美国限制了对欧洲多个国家的AI芯片供应,以阻止AI超级工厂的建设。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政府是否会维持这一政策。

“不是说欧洲政府就无法获取这些芯片,也不能说伟大的项目就不能由此产生,但短期内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雷斯特维托称。

经济智库Bruegel高级研究员马滕斯认为,动用公共资金参与AI投资竞赛并不合理。“这些工厂在投入使用后大约一年半就可能需要更换新的英伟达芯片 。”他说。

不过,中国公司Deepseek取得的突破已经引发了讨论,那就是是否可以用更少的算力训练AI模型,是否应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应用开发,因为它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芯片。

欧洲此前一项针对技术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支持计划——2023年《芯片法案》——未能实现其目标,即在欧洲建立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产能或达到全球20%的芯片产量。然而,该法案确实促进了汽车芯片制造所需的新工厂投资。

除AI超级工厂计划外,欧盟委员会还在升级12个科学超级计算中心,以将其改造为AI工厂。

芬兰LUMI超级计算机总经理基莫·科斯基(Kimmo Koski)表示,除了规模更大外,目前尚不清楚AI超级工厂与现有设施的区别。“据我理解,这涉及推动工业应用的发展,”他说,“这将是欧洲的一项创新,当然是非常受欢迎的。”

他补充称,超级计算机已经被用于机器学习项目,同时也在气候建模等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他举例说,芬兰公司Silo AI曾利用LUMI开发大语言模型。该公司在去年7月被美国芯片制造商AMD以6.65亿美元收购。

超级计算机扩展计划的潜在受益者包括欧洲非GPU芯片制造商,这些芯片在数据中心中仍有用武之地,例如德国的英飞凌和法国的意法半导体,以及法国SiPearl和荷兰AxeleraAI等创业公司。


供稿:电子技术应用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5967

成员中心

《伺服与运动控制》

《伺服与运动控制》

创刊于2005年,秉承面向市场、面向科技、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集实用性、信息性、...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传动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的高端产经...

《直驱与传动》

《直驱与传动》

聚焦直驱产业,整合资源,为直驱企业与用户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