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中国机器人强势崛起:千亿全球产业链背后的"中国奇迹"!

2025/3/17 10:51:44 标签:中国传动网


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站上千亿市场规模的新起点。

2022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据全球近半壁江山。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而人口结构变化和生活水平提升则催生了服务机器人的巨大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配套体系,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其中缺了哪一样,都成就不了如今叱诧的中国机器人产业。



01

中国机器人有多强?

看数据!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强》报告,全球100家核心机器人企业中,73%在亚洲,而中国独占56%。中国已经在主导全球供应链!

更令人咂舌的是,中国企业在机器人核心部件(如电机、传感器、电池)的供应占比达到45%,而整个产业链份额高达63%。

看看这些中国企业的"超强阵容":

  优必选:全球唯一进入多家车企人打工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拥有2450项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 宇树科技:春晚亮相的"网红机器人",生产成本最低仅9万人民币,比特斯拉便宜90%以上。

 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电池和电机领域的"隐形冠军",为全球机器人提供"心脏"和"肌肉"。

4.png

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叱诧风云,还在国际上与波士顿动力、特斯拉等巨头直接对抗。按大摩的话说就是:

"西方投资者的选择只剩特斯拉和英伟达,而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生态。"


02

中国机器人强在哪里?

技术壁垒+成本优势 



1. 技术壁垒:从"卡脖子"到"卡别人脖子"

十年前,中国机器人产业还被日本、德国"卡脖子",核心零部件90%依赖进口。如今,中国在三大关键领域实现逆袭:
● 减速器(机器人的"关节"):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企业打破日本垄断,谐波减速器性能比肩国际水平。
● 电机(机器人的"肌肉"):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技术突破,国产电机成本仅为进口的1/3。
● 传感器(机器人的"感官"):六维力传感器、激光雷达等实现国产化,价格砍到"白菜价"。
2. 成本优势:中国制造的"杀手锏"
中国机器人的成本低到什么程度?
● 硬件成本:特斯拉Optimus的电机成本约1.6万美元(约11万人民币),而中国同类产品仅需2000元。
● 量产能力:拓普集团规划年产能100万台,投资50亿建核心部件基地;宇树科技一条生产线每天下线100台机器人。
● 供应链集群:深圳一小时车程内,能找齐机器人所有零部件供应商,而欧美企业需要跨国采购。
摩根士丹利预测,随着中国供应链成熟,人形机器人售价将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核心物料成本降幅达11%。这意味着未来一台家政机器人可能比iPhone还便宜。
▲了解更多机器人全产业链技术,扫码入群

03

机器人能干什么?

从工厂到养老院的“打工人革命”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爆发,绝不只是为了炫技,而是瞄准了三大刚需场景:
1. 工厂:24小时不罢工的"超级工人"
在蔚来工厂,优必选机器人能检测车身、拧螺丝,失误率低于人类。富士康计划用机器人替代50%的流水线工人,成本仅为人力工资的1/4。
2. 养老:老龄化社会的"救星"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机器人可以:
● 监测老人健康数据,自动呼叫急救。
● 陪聊天、提醒吃药,甚至跳广场舞。
3. 家庭:你的私人"钢铁侠管家"
扫地、做饭、带孩子(小米、美的等企业正在研发)。深圳已有家庭花2万元购买教育机器人,教孩子英语和编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就曾说:

"人形机器人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

是中国制造大国向科技强国

跃迁的跳板。"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崛起,没有豪言壮语,需要整个产业通过实打实的专利、成本和产业链优势,同时也需要各方努力搭建起一个优秀的平台,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拓展市场、培养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标准化服务,成为产业链发展的基石,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走向全球、实现从“制造大国”向“科技强国”跃迁的关键推动力。
2025年4月24-26日,深圳机器人协会召集举行“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将通过学术会议、技术沙龙、社区培育、供需对接等方式,促进AI+机器人各产业链环节共同合作,连同提升产业整体能力的建设和配置。


供稿: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5960

成员中心

《伺服与运动控制》

《伺服与运动控制》

创刊于2005年,秉承面向市场、面向科技、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集实用性、信息性、...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传动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的高端产经...

《直驱与传动》

《直驱与传动》

聚焦直驱产业,整合资源,为直驱企业与用户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