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高频登场两会,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意味着什么?

2025/3/12 13:30:47 标签:中国传动网



图片

FAIR plus 2025

4月24日-26日

 7-8号馆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福田)


图片

全国两会期间,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迎来新风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并强调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中国政府网发布《机器人群侠传》,以多元落地场景展示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成果,为两会召开带来科技献礼。

22.png

两会期间,全国及地方诸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就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智能制造建言献策。



  • 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乔红介绍,近三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载量达到全球的1/2以上。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迅猛发展,已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这一核心技术底座,它能够快速形成低成本和相对高性能的机器人系统,服务国家的工业和农业。




  •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钱锋表示,聚焦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工业大脑”;加强政策机制保障,以“工业大脑”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国人大代表、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提出,应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深度融合,加速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应用,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指出,在机器人领域,仍然存在一些“卡脖子”技术,特别是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如减速机、伺服控制系统等,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搭建平台等方式,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建议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家电、汽车、医疗等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基于工业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先行先试,打造行业标杆,示范应用价值。




  •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建议将发展养老机器人纳入新的战略规划,在算法层面,聚焦大模型支持的人机交互技术,涵盖老年群体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基于AI心理学的情感识别,确保技术好用且安全。在硬件层面,加大对具身智能“存算一体”芯片、高性能末端执行器、新型传感器、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方向研发投入。



两会期间,国内众多两会人大代表、产业界企业家同仁以及专家、学者纷纷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所做的前沿探索和实践,为其整体产业链环节的发展与突破,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指引建议。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高频登场两会,意味着这一前沿新兴领域在国内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这种关注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资源的投入,从而加速产业的发展。




FAIR plus


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由“本体”与“智能体”构成,以“感知决策、物理实体、环境交互”为主要特征。


具身智能可以感知并理解周围环境,不仅有AI算法构成的“智能体”,还有真实的物理实体,以实现与环境的交互,更可以从本体与环境的交互中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实现自主学习,更加强调“环境交互”。


相关资料显示,具身智能产业链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中游人形机器人本体及下游终端应用等环节组成,产业链涵盖感知与执行、智能决策、应用及配套支撑等多个层面,囊括近 50+产业环节,而这恰好与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主要发起与召集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所极力推崇与倡导的”价值点——全链覆盖、协同创新的不谋而同。




图片
FAIR plus
4月15日前登记,
免费领取参观门票!
图片

全链覆盖、协同创新

就在深圳

50+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环节



01

智能决策层


人工智能算法

  • 深度学习算法: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创新、生成对抗网络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优化、Transformer 架构研究、强化学习算法开发

  • 机器学习算法:监督学习算法改进、无监督学习算法探索、半监督学习算法研究、迁移学习技术应用、集成学习方法优化

  • 类脑计算算法:脉冲神经网络研究、生物启发式算法开发、类脑认知模型构建、神经形态计算技术探索、类脑学习与记忆机制研究

  • 智能决策系统:自主决策算法设计、多目标决策技术研究、风险评估与决策优化、动态环境决策模型开发、基于博弈论的决策方法应用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数据采集: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多源数据融合采集技术研究、数据采集设备制造、数据采集接口设计、无线数据采集方案开发

  •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硬件研发、云存储技术应用、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数据存储安全技术研究、存储介质管理与优化

  • 数据处理:图像数据处理技术、语音数据处理算法、文本数据处理方法、传感器数据预处理、多模态数据融合处理

  • 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数据特征提取与分析、数据趋势预测与分析

    ......

02

感知执行层


感知模块

  • 视觉感知:摄像头制造、深度传感器研发、计算机视觉算法开发、图像识别技术研究、视觉追踪系统开发

  • 听觉感知:麦克风生产、音频处理技术研发、语音识别算法优化、声音定位系统开发、语音交互软件设计

  • 触觉感知:力觉传感器制造、压力传感器研发、电子皮肤技术研究、触觉反馈系统设计、多维触觉感知算法开发

  • 智能决策系统:自主决策算法设计、多目标决策技术研究、风险评估与决策优化、动态环境决策模型开发、基于博弈论的决策方法应用。

  • 其他传感:嗅觉传感器研发、味觉传感器探索、温度传感器制造、湿度传感器生产、位置传感器开发

    ......


执行模块

  • 机械臂:机械臂设计与制造、机械臂关节研发、末端执行器开发、机械臂运动控制算法、机械臂精度校准

  • 移动机构:轮式移动底盘制造、履带式移动底盘研发、足式移动机构设计、多足机器人步态规划、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开发

  • 驱动装置:电动马达生产、气动系统研发、液压系统制造、驱动器设计与优化、电机控制技术开发

  • 其他执行部件:手指关节设计、手腕关节研发、腰部旋转机构制造、颈部俯仰机构开发、肢体平衡控制系统设计

03

配套支撑层


芯片与硬件

  • AI 芯片:神经网络处理器设计、存算一体芯片研发、异构多核芯片开发、低功耗芯片技术研究、AI 芯片算法工具链开发

  • 传感器芯片:视觉传感器芯片制造、触觉传感器芯片研发、听觉传感器芯片生产、多传感器融合芯片设计、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开发

  • 其他硬件:电源管理芯片制造、通信芯片研发、存储芯片生产、电路板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
    ......

软件与平台

  • 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开发、机器人操作系统定制、多任务管理与调度、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操作系统安全机制研究
  • 开发平台:具身智能开发框架搭建、软件开发工具包(SDK)设计、代码调试与优化工具、模型训练与评估平台、应用程序接口(API)开发
  • 云服务平台:云计算服务提供、大数据平台搭建、云存储与计算资源管理、云边协同技术研究、云平台安全保障

    ......

04

应用落地层


工业应用

  • 生产制造: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质量检测与控制、物料搬运与配送
  • 仓储物流:智能仓储系统开发、物流机器人应用、货物分拣与码垛、库存管理与优化、物流路径规划与调度

  • 能源管理:能源设施巡检机器人、能源数据采集与分析、能源设备故障诊断、能源消耗监控与优化、新能源生产与管理。
  • 建筑施工:建筑机器人研发、施工过程自动化、建筑材料搬运与安装、建筑质量检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

    ......


服务领域

  • 医疗服务:手术机器人研发、康复机器人应用、医疗护理机器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远程医疗机器人

  • 教育服务:智能教学机器人开发、教育内容个性化推荐、虚拟实验室建设、沉浸式学习体验设计、特殊教育机器人应用

  • 餐饮服务:餐饮机器人研发、点餐与送餐服务、厨房自动化设备、食品制作与加工机器人、餐厅环境管理

  • 酒店服务:酒店服务机器人应用、客房清洁与整理、行李搬运与寄存、客户接待与引导、酒店设施管理

    ......


其他领域

  • 家庭服务:智能家居控制、家庭清洁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家庭安防监控、家庭健康管理
  • 公共安全:巡逻机器人、排爆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安全监控与预警、灾害现场勘查

  • 农业领域:农业机器人研发、农作物种植与采摘、农田病虫害监测、农业灌溉与施肥、农产品分拣与包装。
  • 太空探索:太空机器人设计、星球探测任务执行、太空站维护与操作、太空环境监测、太空物资运输与管理

    ......

图片


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

(FAIR plus 2025)

学术会议|技术沙龙|社区培育|供需对接

“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 是一个专注于机器人全产业链技术和开发资源的平台,通过学术会议、技术沙龙、社区培育、供需对接等方式,创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各产业链环节的开发、产品、工程、方案等技术人员,以及有意引入机器人的场景方相关工艺、设备、信息技术人员线下见面的机会,并达成合作,以有效促进机器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连同提升产业整体能力的建设和配置。
图片



FAIR plus 参展咨询

李女士:13058180240(微信同号)

黄女士 : 13509659726(微信同号)

FAIR plus 观展咨询

王女士:13066938014(微信同号)


图片


 END 



供稿: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5935

成员中心

《伺服与运动控制》

《伺服与运动控制》

创刊于2005年,秉承面向市场、面向科技、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集实用性、信息性、...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传动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的高端产经...

《直驱与传动》

《直驱与传动》

聚焦直驱产业,整合资源,为直驱企业与用户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