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氮化镓将成为高功率时代的 “颠覆者”

2025/2/20 14:23:05 标签:中国传动网

能源效率革命:GaN 与 SiC 的 “上位战”

硅在电力电子领域的统治长达数十年,但随着时代发展,其局限性逐渐凸显。碳化硅与氮化镓凭借宽禁带特性(GaN 禁带宽度为 3.4eV,远高于 Si 的 1.1eV),开始改写高功率应用规则。英飞凌的最新预测指出,2025 年将是 GaN 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拐点,届时它将广泛渗透到 AI 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屋顶光伏等重要领域,成为平衡性能与可持续性的核心解决方案。这场由 GaN 与 SiC 引领的 “上位战”,本质上是能源效率革命的重要体现,关乎着未来能源利用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AI 数据中心:GaN 的 “高密度战场”

AI 算力的迅猛增长,使得数据中心能耗急剧攀升,成为不折不扣的能耗 “黑洞”。当下数据中心消耗全球 1% - 2% 的电力,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比例将飙升至 21%。像 GPT - 4 等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给电力基础设施带来了更高功率密度、更低能量损耗以及更小物理尺寸的三重挑战。

传统硅基电源模块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已力不从心,其效率达到瓶颈,3.3kW 系统的体积与散热问题无法满足 AI 服务器的需求。而 GaN 则展现出突破困境的潜力,英飞凌基于 GaN 的 12kW 电源模块,体积与旧款 3.3kW 硅模块相当,功率密度却提升近 4 倍。这得益于 GaN 的高电子迁移率(比硅快 20 倍)与高频开关能力(MHz 级),不仅大幅缩小了电感、电容等元件尺寸,还减少了开关损耗。行业风向也在转变,微软、谷歌等云服务巨头已启动 GaN 供电试点,旨在 2026 年前将数据中心能效提升 30%。

电动汽车:800V 架构的 “催化剂”

电动汽车从 400V 向 800V 高压化升级的浪潮,为 GaN 开辟了新的应用战场。在电动汽车领域,GaN 具有多方面优势。其高频特性可减少电缆与磁性元件的使用,助力车辆实现减重,如保时捷 Taycan 等 800V 平台车型已采用 GaN 车载充电器(OBC)。英飞凌预测,2025 年 GaN 将推动 20kW 以上 OBC 与 DC - DC 转换器的普及,支持超快充技术,实现如 10 分钟补能 80% 的高效充电。

不过,在成本方面存在博弈。特斯拉等车企仍倾向采用 SiC,但 GaN 在 200V - 600V 中压场景的成本优势正逐渐显现。

技术角力:制造瓶颈与混合方案

尽管 GaN 前景光明,但全面普及仍面临重重关卡。在制造环节,晶圆尺寸与成本是两大难题。目前 GaN 主流采用 6 英寸晶圆,英飞凌正推进 300mm(12 英寸)晶圆制造,期望将单位成本降低 40%。在与 SiC 的竞争中,二者存在竞合关系。在超高压(≥1200V)领域,SiC 仍占据优势。英飞凌提出 “GaN + SiC” 混合方案,如在 AI 数据中心电源中,GaN 负责高频开关,SiC 承担高压整流,兼顾效率与可靠性。

未来展望:能源转型的 “胜负手”

GaN 的崛起不仅是材料科学的胜利,更是全球碳中和目标下的必然选择。据 Yole 预测,2025 年 GaN 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达 2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70%。然而,其发展面临供应链成熟度与标准统一两大挑战。从衬底、外延到封装的全链条产能亟待扩张,同时车规级 AEC - Q101 等认证体系需加速适配 GaN 特性。

“未来的能源基础设施将建立在宽禁带半导体之上。” 在这场高功率革命中,2025 年或将成为 GaN 发展的分水岭,决定其能否从 “替代选项” 晋级为 “主导力量”,我们拭目以待。



供稿:电子工程世界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5788

成员中心

《伺服与运动控制》

《伺服与运动控制》

创刊于2005年,秉承面向市场、面向科技、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集实用性、信息性、...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传动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的高端产经...

《直驱与传动》

《直驱与传动》

聚焦直驱产业,整合资源,为直驱企业与用户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