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逆境之下,国内头部四家工业机器人厂商如何寻找新增量?

2024/6/13 10:57:46 标签:中国传动网

导语: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制造业深度转型需求的推动。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波动、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的重新调整、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变动,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虽然曾经历过快速增长期,但近年来面临多重挑战。在2023年统计数据中发现,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明显放慢,由2021年的50%到2022年的10%,再到2023年,增速仅有0.4%。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自动化需求的增加,无论是全球机器人还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增长。根据MIR睿工业的数据,全球机器人产量从2015年的约25万台增长到2023年的近55万台,显示出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这一增长主要受到汽车、电子和锂电池的强烈推动。中国的机器人产量在2010年不足6万台,到2023年已超过28万台,超过全球产量的50%。

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制造业深度转型需求的推动。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波动、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的重新调整、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变动,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虽然曾经历过快速增长期,但近年来面临多重挑战。在2023年统计数据中发现,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明显放慢,由2021年的50%到2022年的10%,再到2023年,增速仅有0.4%。

2020-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销售规模推移(台)

23.png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20kg 6-axis(包括其他垂直多关节)、>20kg 6-axis (包括其他垂直多关节) 、SCARA、Cobots、Delta

睿工业预测,全球和中国机器人行业存量市场争夺与细分增量市场卡位并存,企业需要同时在现有市场保持竞争力并积极开拓新的细分市场,从中国市场来看,国产厂商海内外的排位战进一步加剧。本文选取了国内四家知名工业机器人(埃斯顿、埃夫特、汇川技术、新时达,以上排名不分先后)研发与制造厂商,分析这些企业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增长机会与细分市场。

埃斯顿

埃斯顿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87%,达到了46.52亿元。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方面,收入达到36.12亿元,同比增长26.50%,凸显了埃斯顿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上的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3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2.5万台,到2025年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5万台。

在毛利率方面,埃斯顿整体毛利率为31.93%(尽管同比下降了1.92个百分点),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提升国产替代率,正在努力抵消市场竞争对毛利率的影响。

埃斯顿的研发投入持续多年保持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2023年埃斯顿的研发费用约5.03亿元,同比增加25.17%,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0.81%。这为该公司在新兴行业需求及高壁垒行业应用的机器人产品开发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埃斯顿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将结合业务发展的应用场景,围绕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持续探索并构建具备产业特色的创新型人工智能平台,实现工业机器人与新兴技术交叉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在光伏行业景气度出现调整的背景下,埃斯顿仍然在光伏机器人应用领域处于显著地位,并针对难点工序进行高价值产品定制,另外,埃斯顿通过支持行业头部客户在海外拓展实现产品出海。

在全球化业务布局方面,埃斯顿将加快寻找新的增长点。具体包括通过海外大客户经验进行产品迭代,启动海外制造基地建设,将目前拥有的CE、UL、高标准功能安全等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认证,在设计、制造和运营等各环节打造国际化标准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埃斯顿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底层共性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参股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酷卓”),其业务包含智能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及算法的研发,未来基于多场景交错互补模式,加深公司与酷卓在高柔性智能化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等相关领域的业务合作。

埃夫特

2023年年报显示,埃夫特实现营业总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42.11%;归母净利润亏损4744.8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73亿元;

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系统集成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20.01%,占营业收入的53.12%;机器人整机收入8.55亿元,同比增长78.79%,占营业收入的45.30%。

2023 年公司光伏行业的机器人销量占比55%,2024 年光伏行业投资放缓,但随着埃夫特机器人产品在光伏行业部分工艺段应用增加,如:光伏行业的包装等,预计在光伏行业的市场份额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2023 年公司系统集成业务 90%以上收入来源于海外,由于海外部分项目强化降本,执行效率提高,带动毛利率提高 4.96 个百分点。

在机器人整机业务拓展方面,聚焦光伏、3C 电子、锂电、金属加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五大下游战略行业市场;在机器人整机应用拓展方面,重点推进焊接、喷涂、码垛等应用场景的开发,重点突破汽车整车厂及汽车零部件厂的点焊、弧焊、喷漆、涂胶、搬运等应用。

截止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在通用和 3C 行业的订单增速相对较好,对 SCARA 机器人进行优化。2024 年埃夫特将进一步加大对关键技术及平台产品的研发投入,投入比例占机器人业务销售额比重不低于 8%。具体来看,公司持续推进机器人平台产品和平台技术的研发,推进 IDE 软件项目(集成软件开发环境),面向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一体化开发平台,平台集成视觉、AI、面向行业工艺包、面向场景工具包等解决方案工具;

为了加快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埃夫特开展通用智能机器人底座相关研发工作,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和场景适应性,为此埃夫特与芜湖风险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 6,000 万元建立了合资公司启智(芜湖)科技有限公司。

汇川技术

汇川技术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汇川的工业机器人业务会面向不同的工业场景,把场景工艺融入到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形成“工业机器人+工艺”的模式,帮助客户实现更便利的使用。目前,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泛3C、光伏和锂电等领域,随着公司逐渐丰富六关节机器人产品线,以及对焊接、打磨等工艺的逐渐积累和应用,公司的机器人产品也会逐渐拓展机床、塑机、压铸、汽车等领域。

从销售的工业机器人类型来看,虽然仍是以SCARA为主,但也在大力拓宽六轴机器人的产品及应用,小负载六轴机器人已经实现了大批量销售,中大负载六轴机器人进入小批量应用。

工业机器人是公司重要的战略产品之一,公司对于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发展坚定看好,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①机器替代人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企业原先考虑机器替代人时会做投入产出的平衡考虑,现在考虑的则是强化连续性生产的能力;②随着工业机器人成本的降低,以及发展得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其应用领域也会大大拓宽。因此,公司预计工业机器人业务仍有较好的增长潜力。

新时达

目前,新时达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有多关节型机器人和 SCARA 机器人两大品类,5 大产品线(SCARA/SD/SA/SR/SP),70 余款机型,负载覆盖 1-600kg。产品广泛应用于 3C、新能源、白电、包装、食品饮料、医药、金属加工等各个行业,并且在各细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

在机器人系统方面,子公司晓奥是上海市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经过 32 年的积累,在产品的数字化仿真设计、柔性化、模块化方面沉淀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广泛服务于汽车白车身、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航空、家俱、卫浴等行业及领域,提供自动化核心产品、技术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在应用方面,晓奥在中厚板焊接、点焊、弧焊、滚边、螺柱焊、铆接、涂胶、激光钎焊、激光焊接、激光切割、视觉应用、车身轻量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连接等方面都拥有对工业的深刻理解与深厚的经验积累。

新时达2023年年报显示,在机器人产品及系统板块,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 9.46亿元,同比增加38.61%,毛利率12.39% 。新时达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机器人产品是基于对机器人控制技术的深入理解而衍生和发展而来。目前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有关节型机器人与SCARA机器人两大品类。2024年度公司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战略为聚焦行业,持续关注质量提升、技术解耦以及技术创新。


供稿: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4394

成员中心

《伺服与运动控制》

《伺服与运动控制》

创刊于2005年,秉承面向市场、面向科技、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集实用性、信息性、...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传动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的高端产经...

《直驱与传动》

《直驱与传动》

聚焦直驱产业,整合资源,为直驱企业与用户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