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工信部积极推进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

2020/5/8 13:33:15 标签:中国传动网

为贯彻落实《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标准对推进智能船舶发展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工信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于近日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意见稿》提出建设目标,第一阶段(2020 年至2021 年),智能船舶术语定义、分 级分类等基础共性标准形成支撑,信息感知、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数据处理、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应用标准取得突破,智能船舶设计、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标准初步满足实船建造需要,完成约60项标准研究与编制,主导研制国际标准立项数量不少于5项,夯实基础,满足智能船舶辅助决策、安全防护等要求。

第二阶段(2022年至2025 年),智能船舶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应用、智能船舶设计、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专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岸基服务、运营管理标准配套完善,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标准总数约120项,主导研制国际标准立项总数约10项,满足智能船舶设备智 能化升级、测试与验证能力提升以及实现远程控制等要求,引领智能船舶、智能航运、智能服务与监管产业发展。

船舶制造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船舶制造业90%以上的设备制造以人工为主体,自动化率仅为日韩的30%。廉价劳动力曾一度是中国作为世界三大造船大国之一的一大优势。

数据统计,在船舶制造的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到全船成本的30%左右。船舶制造业若能“机器换人”,不仅能解放造船工人,同时也能推动造船生产流程脱胎换骨,提升造船效率,确保生产周期,缓解成本压力,从而提升我国造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的转变。

对于船舶工业而言,船舶的建造环节为机器人提供了钢板切割、焊接、涂装、装配、搬运、码垛等多种生产加工场景,但是机器人技术在造船业的应用进程较为缓慢。

船舶行业作为与经济波动相关性较强的周期性行业,在经历了2005年至今10多年的行业衰退和市场持续低迷后正在逐渐复苏。大力推广机器人,是未来船企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也是造船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然选择。


供稿:高工机器人网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2215

成员中心

《伺服与运动控制》

《伺服与运动控制》

创刊于2005年,秉承面向市场、面向科技、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集实用性、信息性、...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中国传动网共同主办的聚焦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的高端产经...

《直驱与传动》

《直驱与传动》

聚焦直驱产业,整合资源,为直驱企业与用户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