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市场规模暴涨 国内高端IC芯片破局在即
2017/10/31 13:15:43 标签:中国传动网
芯片,这么个微末之间的小玩意,在眼下的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要,更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数据显示,2016全球芯片市场达到3397亿美元,同比增长1.5%。而2017年预计将超过4000亿美元,涨幅高达10%以上。
不过令人窘迫的是,在这么大的蛋糕面前,尽管我国已消化了近1/3市场需求而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但繁荣背后却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我国国产芯片的自给率不到30%,产值不足全球的7%,市场份额更是不到10%,也就是说中国“芯”90%以上依赖进口。截至2016年底,中国芯片的进口金额达到1.3万亿人民币左右,而同期的原油进口不到0.7万亿。中国在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
做芯片的不如做项链的?
上周一(2017年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MIITEC)和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联合主办的“名家芯思维”——2017年设计方法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IEEEfellowGiovanniDeMicheli、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林福江教授、浙江大学韩雁教授、南京大学王中风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PatrickYue和Synopsys亚太区产品总监谢仲辉先生,围绕主题“IC设计方法学”的进行主题分享,圆桌论坛环节探讨了IC设计技术革新、发展趋势,以及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会议期间我们听到了两个小故事。
不过却是两个很无奈的故事。
故事一:做4G芯片差点破产
这是一家做芯片FIB失效修改的厂商讲的故事。说有一个客户原来是做2G/3G基础设备的,后来听说4G是个大趋势且很快就会到来,就转头开了一个厂,雄心勃勃的进军4G芯片产业,准备抢占桥头堡。
为了做好,他前后投入了80%的身家来研发4G芯片。结果,快把家底赔进去了也没搞出来。最后实在撑不住,只好回头又做起了3G设备,终于挽回了差点破财破家的惨淡结局。
听说,他媳妇也总算同意他睡床上了。
故事二:做芯片的不如做项链的
这个故事是韩雁教授讲的。说有一个朋友,原来开了一家首饰加工厂,生意不错。后来,在政府的要求和鼓励下就办了个芯片封装厂。
然而,这个封装厂利润简直寥寥,一直在惨淡经营中不可自拔。
据他说:“我加工一件首饰能赚几块甚至十几块钱,但是我封装一个芯片才赚几分钱甚至几厘钱!你说,高科技体现在哪里?”
对啊,既然做芯片的不如做项链的,那为什么还有人坚持做下去呢?(文末将有答案)
国内高端芯片领域的困境
众所周知,高端IC芯片复杂程度高,国内目前连4G芯片都做不了,绝大多数都还是2G/3G计算级别。
芯片市场的恶性循环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浙江大学—美国UCF大学ESD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韩雁说:“我国高端射频芯片的开发面临困境,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恶性循环:因为工艺落后——客户到国外流片——国内工艺缺乏流片验证提升——工艺更加落后。”
具体来说,这个循环就是:由于国内芯片加工制造工艺落后,导致很多设计公司纷纷选择到国外流片,因此造成国内相关厂商严重缺乏流片验证而无法升级,最终又会让国内的芯片工艺迟迟得不到提高。
目前,芯片产业的流片费用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这样的费用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高价,由不得不慎重(一般来说,普通芯片最多半年流片一次,而高端芯片如10nm或像麒麟970一样的AI芯片等,由于研发过程漫长,从研发到流片需要数年时间)。因此,国内很多芯片设计公司为提高成功率,纷纷选择去国外或合资企业流片。英特尔、富士通、TowerJazz、GlobalFoundries、三星、台积电、MagnaChip等等,往往是业内的首选,从而造成内地厂家很难有生意。
既然国内晶圆代工厂没有生意,自然就生存艰难。尽管近年来有紫光、中芯国际、华力微等重点企业异军突起,但无论从工艺还是经验来看,距离国际一线厂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此的循环,长此以往,将对我们的芯片制造产业带来极大的限制和阻碍。
国内芯片加工工艺粗糙不稳定
从1971年开始,芯片制造工艺经历了10微米、6微米、3微米、1.5微米、1微米、800纳米、600纳米、350纳米、250纳米、180纳米、130纳米、90纳米、65纳米、45纳米、32纳米、22纳米、14纳米,一直到目前主流的10纳米高端工艺。而更高一级的7nm(GlobalFoundries公司)近期也传出进展顺利。
尽管10nm工艺已经成为高端芯片加工的标志,但国内工艺大多还依然停留在微米级别(0.18um、0.35um等),也使得大部分硬件设备用的也都还是微米级芯片。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个故事背后的真实场景,令人无奈。
光刻技术是芯片制造产业的核心,决定着芯片的元件特征尺寸。伴随半导体产业“摩尔定律”的延续,极紫外光刻(ExtremeUltravioletLithography,EUVL)被公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光刻技术。不过技术最先进、性能最稳定的光刻机设备100%被欧美国家垄断,且严禁技术转让。
目前国内光刻机最多可做到28nm,另外13nm技术正在研发中。但是,国际上已经实现了10nm,而7nm技术也即将研发成功。这就是差距。
由于缺乏精密的国产加工设备,国内芯片制造设备都需要从美国进口,这就要受到他们“出口限制令”的制约,比如不能用于军事产品的生产、不能研发指标非常先进的芯片。
专用芯片才是未来新的增长点
一直以来,关于通用芯片和专用芯片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从通用性和可修改性来说,通用芯片具有很大优势,但从针对性和功耗等方面考虑,专用芯片才是未来新的增长点。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林福江说:“功耗是(芯片产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哪一款芯片能把功耗降下来,它的寿命就能延长,竞争力自然就上来了,功耗是所有芯片现在最大的瓶颈。
“通用芯片要考虑到通用性和修改的灵活性,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入很多预留的模块,所以功耗会很高,同时卖的也贵。但专用芯片因为是有明确目的和用途,所以才设计之初就把很多东西直接加进去。
“虽然专用芯片的灵活性不高,但因为是专门设的,很多东西已经硬化、块化,所以它的速度快、功耗低,相应的价格也低,卖的便宜。
“也就是说,在达到相同的性能下通用芯片势必要消耗更多资源,而专用芯片就不需要,因此未来发展专用芯片将是必然趋势。”
浙江大学教授韩雁也持同样观点,她说:“专用芯片比通用芯片体积(面积)小、功耗低,大批量生产时成本低。尤其是面向数字模拟混合电路的话,只能做专用芯片,不能用通用芯片。”
就业形势下的硬件之殇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不太愿意做硬件,而更愿意转行去做软件!”
这恐怕是很多高校、科研院所的普遍现象,原因很简单:做硬件赚钱少,工资低!
摩根士丹利在年初的一份调查中宣称,一家成功的半导体企业往往能够获得40%甚至更高的利润率,而电脑、电子产品和其他硬件行业的利润率往往甚至不足20%。
显然,这一数据在国内并不准确,因为国内的利润率远远达不到40%。毕竟高端芯片设计、架构等握在英特尔、ARM、高通这些巨头手里,而加工制造工艺在三星、英特尔、台积电等大厂手上,缺乏核心技术和精密工艺的国内芯片企业,利润率可想而知。
韩雁教授一直致力于做基础硬件,自嘲自己是“做砖头”而别人是盖楼。虽然工作成绩斐然,不过她也有自己的担忧。
韩雁说:“因为做软件的成本低(有时候甚至可以在家办公而不需要租办公室),因此相对的利润就大,开出的工资也高。
“而做硬件的恰恰相反,受制于硬件设备巨大的购置成本和测试、流片等工序的巨额支出,在过高的成本压力下,工资自然高不到哪去。”
林福江教授对此也深有感触:“虽然说现在是智能硬件的时代,毕竟IOT物联网、手机/通讯、自动驾驶、消费电子等对传感器、芯片的依赖性极大,但现在很多人不愿做IC设计、不愿意学微电子,也不愿意做设备硬件,转而学那些时髦的、能赚快钱的专业领域,让人痛心疾首。
“只能说有些学生眼光不够长远,心态略显浮躁吧!”林福江表示无奈。
不过,从就业形势上看,很多学生不愿意做硬件,也能被软件业接纳。这说明软件业仍然没有饱和,作为社会需要,也可以理解,无需勉强。
芯片产业很多人不愿意动手,这是不对的
总的来说,核心芯片技术由五大元素组成,这五元素分别包括:系统(ASIC)、通讯(RFIC)、建模(MDL)、微波(MMIC)和模拟(AMS),其中建模是核心元素。
在这五大元素中,实测分析建模是射频芯片设计基础中的基础。任何芯片在设计环节之后、进入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之前,必须要经过数次甚至数十次的实测分析,尽量找出设计中的BUG,找出不合理之处,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流片成功率。
但目前的情况是,跟理论知识相比,国内很多人的动手能力不强,甚至可以说很弱。
林福江说:“(在射频芯片的设计中),国内很多人不愿意动手,这是不对的。只有理论不行,还要多学技能多动手,我们的动手能力需要不断增强。”
对未来芯片发展走向,林福江教授认为,“芯片单位面积上可以容纳元器件数量的极限值”将是一个很关键的突破口。
“这个极限值是和芯片最小尺寸相关的,现在器件的最小尺寸已经到三纳米了,已经是极限了。尺寸小,器件也小了,最小尺寸已经到了极限,从分子往上就是单电子、单原子。”林福江说,“在达到极限值之后,未来的芯片技术将要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现在还不好说。”
总结:全情投入、加强团结,芯片产业才有前途
让我们再看一下文章开头第二个故事的疑问:既然做芯片的不如做项链的,那为什么还有人坚持做下去呢?
浙江大学教授韩雁的答案是:为了国家的芯片产业不再受制于人,我们需要奉献!
韩雁说:“我想这也算是IT人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吧!正是有了我们的努力,才能让大家用上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宜的各种电子产品,让大家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据我国2014年宣布的一项政策计划表明,政府将拿出1000亿~1500亿美元来推动我国在2030年之前从技术上赶超世界领先企业。其中,从事各类芯片设计、装配以及封装的企业都能够得到政府扶持。不仅如此,2015年我国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目标:要在10年之内,把芯片自制率提升到70%。
芯片产业从垂直整合(比如英特尔一个厂什么都做),到现在分工越来越细,规模也必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间共同团结努力,国内的芯片产业才能有前途。
供稿:网络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cmcia.cn/content.aspx?url=rew&id=153
相关新闻
- 2017-10-31全球芯片市场规模暴涨 国内高端IC芯片破局在即

成员中心
- 上海会通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
-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
- 睿工业
- 广东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高创传动科技开发(深圳)有限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
- 广东省自动化学会
-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
-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
- 富士康科技集团
- 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诚达运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常州精纳电机有限公司
- 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中达电机有限公司
- 杭州日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米格电机有限公司
-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三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市艾而特工业自动化设备有
- 深圳市亿维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湖南科力尔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四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迈信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广东省珠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
- 毕孚自动化设备贸易(上海)有
- 富士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 松下电器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 路斯特运动控制技术(上海)有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ABB(中国)有限公司
-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
- 丹佛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三菱电机自动化(上海)有限公
- 安川電機(中国)有限公司
- 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 山洋电气(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 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康耐视
- 埃莫运动控制技术(上海)有限
- 上海安浦鸣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
- 诺德(中国)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 利莱森玛电机科技(福州)有限
-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
- ACS Motion Control(弘柏商贸(
- 苏州钧和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台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公司
- 杭州摩恩电机有限公司
- 梅勒电气(武汉)有限公司
- 亚德诺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挚驱电气有限公司
- 上海鸿康电器有限公司
- 上海开通数控有限公司
- 上海翡叶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弈猫科技有限公司
- 和椿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
- 光洋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 图尔克(天津)传感器有限公司
- 堡盟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广东西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约翰内斯·海德汉博士(中国)
-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 美国邦纳工程国际有限公司
- 库伯勒(北京)自动化设备贸易
- 奥托尼克斯电子(嘉兴)有限公
- 皮尔磁工业自动化(上海)有限
- 易盼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 深圳市凯德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恒科鑫(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
-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威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微秒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易能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正运动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市合信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市吉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锐特机电有限公司
- 深圳市顾美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安纳赫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金宝佳电气有限公司
- 深圳市泰格运控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麦格米特驱动技术有限公
-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库马克新技术股份有限公
- 深圳市蓝海华腾技术股份有限公
- 深圳市正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艾威图技术有限公司
-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台州市格特电机有限公司
- 天津龙创恒盛实业有限公司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庸博(厦门)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凯恩帝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
- 北京配天技术有限公司
- 欧瑞传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
- 兰州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太仓摩力伺服技术有限公司
- 泰志达(苏州)自控科技有限公
- 无锡创正科技有限公司
- 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中科赛思伺服电机有限公司
- 世协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太仓摩讯伺服电机有限公司
-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腾禾精密电机(昆山)有限公司
- 杭州纳智电机有限公司
- 杭州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 嘉兴德欧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海天驱动有限公司
- 德恩科电机(太仓)有限公司
- 常州展帆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广东科动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市百盛传动有限公司
- 广州赛孚德电气有限公司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伊莱斯电机有限公司
- 珠海市台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东莞市卓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东莞新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成都思迪机电技术研究所
- 深圳市英威腾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 深圳锦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
- 深圳市雷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横川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 武汉久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默贝克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众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 泉州市桑川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江苏本川智能电路科技股份有限
- 台州市金维达电机有限公司
- 深圳市多维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上海尚通电子有限公司
- 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瑞普安华高(无锡)电子科技有
- 深圳市青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科伺智能股份科技有限公司
- 东莞市成佳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深圳市朗宇芯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软赢科技有限公司
- 常州市领华科技自动化有限公司
- 杭州众川电机有限公司
- 江苏智马科技有限公司
- 海禾动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杭州赛亚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 广州富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日立产机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魏德米勒电联接(上海)有限公
- 东莞市安扬实业有限公司
- CC-Link协会
- 北京精准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山龙智控有限公司
- 苏州伟创电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相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米菱电子有限公司
- 深圳市智创电机有限公司
- 深圳市杰美康机电有限公司
- 东莞市亚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正源高理光学有限公司
-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上海精浦机电有限公司
- 江苏略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研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微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
- 成都超德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市合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 温州汉桥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
- 广东派莱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上海英威腾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宁波中控微电子有限公司
- 普爱纳米位移技术(上海)有限
- 赣州诚正电机有限公司
- 三木普利(天津)有限公司上海
- 无锡新华光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宏博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纽泰克斯电线(潍坊)有限公司
- 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和利时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广东七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艾罗德克运动控制技术(上海)
- 大连普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托菲传感技术(上海)股份有限
- 杭州中科伺尔沃电机技术有限公
- 苏州轻工电机厂有限公司
- 国讯芯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锋桦传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科比传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广东速美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谨铭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 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
- 宁波谷雷姆电子有限公司
- 深圳市人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 欧德神思软件系统(北京)有限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凌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浙江锐鹰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
- 深圳市高川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北一半导体科技(广东)有限公
- 深圳市步科电气有限公司
- 东莞市凯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海拓电子有限公司
- 乐星电气(无锡)有限公司
- 上海奥深精浦科技有限公司
- 崧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运控电机有限公司
- 常州拓自达恰依纳电线有限公司
- 浙江省诸暨市精益机电制造有限
- 深圳市多贺电气有限公司
- 上海赢双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日冲商业(昆山)有限公司
- 深圳市卓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苏州市凌臣采集计算机有限公司
- 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如本科技有限公司
- 常州市常华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众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联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中科伺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艾研机电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长广溪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 句容市百欧电子有限公司
- 深圳市康士达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舜昌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
- 昕芙旎雅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 北京科迪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天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
- 深圳市恒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众程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 深圳市好上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
- 常州洛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昆山艾尼维尔电子有限公司
- 深圳市迪维迅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尼得科控制技术公司
- 传周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
- 纳博特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海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市华成工业控制股份有限公
- 宁波招宝磁业有限公司
- 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 长裕电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台州鑫宇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
- 宁波银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睿芯源科技有限公司
- 威图电子机械技术(上海)有限公
- 玛格电子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福尔哈贝传动技术(太仓)有限公
- 武汉华大新型电机科技股份有限
- 永宏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顶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上海先楫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阿普奇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德缆(上海)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广东英瑞沃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实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丰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百亨电子有限公司
- 苏州德胜亨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三铭电气有限公司
- 嘉兴松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途亿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数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昆山深裕泽电子有限公司
- 广东百能堡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嘉扬科技有限公司
- 宁波高胜电子有限公司
- 台州百格拉机电有限公司
- 上海弓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